当前位置:首页
>> 政府资讯 >> 区县动态
遂昌金竹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——林下生“金山”
时间:2025-07-22 11:02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丽水日报

连日来,位于遂昌县金竹镇叶村村的茂润康健(丽水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精加工车间,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。

“我们公司上个月刚投产运行,就接到温州客商一笔1000份伴手礼的订单。目前,已开发黄精茶、九制黄精、黄精芝麻糖、黄精酒等产品,得到良好市场反馈。”公司负责人袁家民信心满满地说。

“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,镇里建成车间并租赁给茂润康健(丽水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,后续还会连年递增。待满负荷运转后,一年要消耗近700吨鲜黄精。”金竹镇党委副书记周晓剑告诉记者。

金竹镇盛产山茶油,素有“浙西南油库”之称,丰富的油茶林资源为黄精种植提供了绝佳条件。目前,全镇黄精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。如今,“家门口”就有一家集黄精收购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企业,将极大改善农户“卖不出”、消费者“买不到”的问题,激发农户参与黄精种植的积极性。

三叶青又名“金线吊葫芦”,是新“浙八味”和“丽九味”道地药材重点培育品种,而遂昌则是“浙三叶青”的核心产区。遂昌三叶青接连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和全国中药材“三无一全”品牌品种称号,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竞争力。

走进该镇梭溪塘岭村的“药王谷”基地,只见工人们正穿梭在种植区浇水、拔草,一株株三叶青长势十分喜人。基地负责人傅长泳告诉记者,经过10余年发展,基地面积达1000余亩,年产三叶青近50吨,产值可达千万元。昔日的荒山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金山”。藏于山林的“野草药”,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“金葫芦”。

“据估算,每亩林下三叶青的年产值在8000—10000元。当前,全镇共种植三叶青3600亩,带动农户户均每月增收约3000元。”金竹镇经济生态办主任郝雅宾介绍,除了定期联系农业专家前来授课指导,提供技术支持,镇里正在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建设种质资源圃,同时加大力度推广三叶青容器帽式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,进一步提升亩均收益。

山间“药”香起,林下“藏”真金。近年来,遂昌立足资源禀赋,以“千村万元”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为引领,以国家油茶林下仿野生中药材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契机,加快推进以三叶青、黄精为主的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。目前,全县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超1万亩,累计带动约1.5万人实现人均增收3万元。